更新時間:2024-08-12
瀏覽次數:404
掃描電鏡是介于透射電鏡和光學顯微鏡之間的一種微觀性貌觀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樣品表面材料的物質性能進行微觀成像,在電池制備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二次電池,因具有較高的比能量密度,被廣泛用于移動設備、動力交通和能量儲存設備。磷酸鐵鋰及錳酸鋰是鋰離子電池正極的主要材料,直接決定著鋰離子電池產品的性能指標,因此,掌握其微觀形態(tài)及反應變化對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本期文章將利用掃描電鏡從磷酸鐵鋰及錳酸鋰的應用進行綜述和探討。
磷酸鐵鋰(LiFePO4,LFP)
LiFePO4正極材料為橄欖石結構,屬于正交晶系,空間群是pnma,單位細胞參數a=1.033 nm、b=0.6008 nm、c=0.4693 nm。由圖可以看出,LiFePO4單元中O原子堆成六邊形結構,P和Li/Fe分別占據四面體和八面體位置,形成PO4四面體,F(xiàn)eO6和LiO6八面體。由于其具有強的P-O共價鍵形成的離域三維立體化學鍵使得材料具有較強的動力學和熱力學性能,直接表現(xiàn)為LiFePO4電池安全性高、循環(huán)壽命長的特點。
在充放電過程中,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是處于FePO4/LiFePO4兩相共存的狀態(tài),充電時,鋰離子從LiFePO4中脫出,直到材料轉變?yōu)镕ePO4,放電時,鋰離子逐漸嵌入FePO4,直至材料轉變?yōu)長iFePO4。當Li+從LiFePO4的晶格中發(fā)生脫嵌時,LiFePO4的晶格會相應地產生膨脹和收縮,但其晶格中八面體之間的FePO4四面體使體積變化受限,導致Li+的擴散速率很低。另一方面,根據LiFePO4電化學反應過程中兩相反應機理,LiFePO4和FePO4兩相并存,因此Li+的擴散和電荷補償要經過兩相界面,這更增加了擴散的困難。因此粒子的半徑大小必然對電極容量有很大的影響。粒子半徑越大,Li+的擴散路程越長,Li+的嵌入脫出就越困難,LiFePO4的容量發(fā)揮就愈受限制。因此,能否有效控制LiFePO4的粒子大小是改善其電化學性能的關鍵。
利用下方掃描電子顯微鏡放大圖,可以直觀地觀察到磷酸鐵鋰顆粒的粒徑大小及其粒徑分布,顆粒團聚情況,晶粒生長完整性以及晶面光滑度。對于一些包覆的磷酸鐵鋰,掃描電鏡可以很好地看出包覆層是否有效控制了晶粒的長大團聚,是否保持顆粒的均勻性和納米化。還可以觀察包覆微球的孔隙分布情況,包覆層的多孔結構有利于電解液的滲入,增加電解液與一次顆粒接觸面積,縮短鋰離子擴散路徑,從而獲得良好的電化學性能。
錳酸鋰(LiMnO2,LMO)
錳酸鋰可以細分為層狀結構和尖晶石結構,而這兩種結構的錳酸鋰具備較強的安全性、容錯性,價格也較為低廉,因此被認為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2]。
如圖所示,尖晶石結構中具有立體的離子通道,有利于鋰離子快速嵌入與脫出,而且由于每一層都有錳離子 ,鋰離子從晶格結構中脫出時不會造成結構變化,材料的結構穩(wěn)定性較好。雖然 LiMn204的理論比容量高達 148mAh/g,但在高溫環(huán)境下進行充放電循環(huán)時會由于 Jahn.Teller效應 和 Mn2+溶于電解液而出現(xiàn)嚴重的容量衰減[3]。而層狀結構的錳酸鋰同時擁有與尖晶石結構的錳酸鋰相同的特點且容量較大,因此層狀結構的錳酸鋰發(fā)展十分迅速。
[1]蔣兵.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研究進展[J].湖南有色金屬, 2011, 27(1):4.
[2]楊克勇,艾琳,江名喜,等.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7(24):137.
[3]王亞平,胡淑婉,曹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J].電源技術,2017,41(4):638-640.